Tuesday, December 11, 2007

逛舊書店



喜愛逛書店,尤其是舊書店,那種陳年的書香是新店所沒有的。最近回過母校,很懷念附近的一家舊書店,多倫多大學附近就只此一家最吸引。書店入口是一扇半玻璃木門,門邊掛著一隻小風鈴,推門進去它會噹噹作響,背後的秋風,彷彿送你進入這半暗的神秘角落。店內新書舊書層層叠叠,雖不見店主,但總有一隻黑貓在書叢中輕步搖首,甚有Edgar Allen Poe的黑色幽默。在店內可以找到絕版的古希臘神話《變形記》,也能找到各年代的歷史書,像個封塵的寶藏。

上星期到三藩市也逛書店,去了三家不同的,都找不到甚麼好東西,誰知經過街角,卻發現一家有名的舊書店,進去便感受到那股陳年的書氣,唔,心想,這裡準有好東西。店主特別推介地庫的藏書。走下石階,果然別有洞天,地庫靜得連呼吸也聽見,書架上滿是別處買不到的「奇珍」,從「法國大革命秘聞」到「美國一九二八年至二千年股災實錄」都能找到,還有「百年世界電影圖集」、耶魯學者的「康熙研究」、「二十世紀初德國文化與戰爭」;哥倫比亞大學的英文版《三言二拍精選》 (明朝馮夢龍的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、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)、《源氏物語》、甚至《玉蒲團》英文版等等,翻譯得跳皮抵死,又不失學院風範,簡直大開眼界,甚有西洋人看中國古董的奇觀意味。所以往美加歐洲,除了購物,記得逛舊書店。

Tuesday, November 6, 2007

矽谷斜陽

十多年前,到美國加州探望親友。原來他們住在離三藩市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。晚飯後,車子路經山坡,四週寂靜,遠處只見零星燈光,沒有繁華,也不至於荒涼。在山坡上,姨丈停下車來,指著山下說:「現在這裡甚麼都沒有,但幾年後,會是另一番景象。」那便是九十年代初的矽谷。

從矽谷去三藩市,當年交通往來稀疏,百里無人,有幾分詩意。黃昏時份,車子走在筆直的101高速公路上,把大片平原一分為二,左右兩片天空,左面淡紫,空中懸著泛白的明月,寂寥淒美;右面艷紅,密層的卷雲斜掛夕陽邊,火熱醉人,兩方各不侵擾,自有美態。

十多年後的今天,101公路上車來人往,再找不著那份詩意。這是為繁華付出的代價。

Friday, November 2, 2007

情迷意大利 (2)


遊博物館方面,佛羅倫斯的Uffizi是百看不厭的,尤其是波堤切尼的「春天」(Primavera, Botticelli),還有連綿不絕的密廸奇家族行宮。參觀固然很好,但佛羅倫斯其實並不浪漫,令人沒有購物的意慾,因為當地男士很友善,但年輕女士大多冷冰冰,態度一般,尤其她們的嘴臉,十足河畔石橋上那對獅頭,好像惱了全世界,影響波及,她們樣貌亦一般。莞薾一笑。

失望之際,在氣沉沉的佛羅倫斯城河畔,居然找到一家賣紙品信棧的店鋪,真皮面古典圖案記事簿五花八門,看得人眼睛發亮。年過半百的老闆,笑容慈祥,用心地把選好的禮物逐件包裝,最後看我還拿著一本粹花面記事簿在猶疑,他便爽快熱情地說:「不用想啦,連這賀卡,都送給你!」終於感受到佛羅倫斯人的友善了。

情迷意大利 (1)





到意大利遊玩,首要逛博物館,其次是購物,所以第一站常在羅馬下機,但購物方面總是收獲很少。梵蒂岡博物館自然必到,看東看西,再看那滿蓋粉牆的壁畫──「雅典學派」(School of Athens),同時感受知識和視覺的震撼。

另外,男士們在羅馬,很容易找到適合的衣服、皮鞋,而且同樣貨品,有折扣,便宜得多。有一次在羅馬的西班牙噴泉(Piazza di Spagna)附近,終於找到一家最喜愛牌子的鞋店(S字頭),怎知卻沒有合適尺碼。女孩子要購物,仍然要到米蘭,尤其是時尚款色。可惜最近大半年米蘭沒有甚麼吸引的新款,反而到了巴黎卻有斬獲,尤其是冬季皮大衣,只希望在地球暖化的今天,我們還有幾天可穿大衣。

雖說米蘭沒有吸引的新款,但卻在Via Montenapoleone一家鞋店找到一雙四吋尖頭幼蹭黑皮短靴,才花了Euro$30元(連稅才$400港幣)!真是「踏破鐵鞋無覓處」,總算令人滿意。

Tuesday, October 30, 2007

琉森的初冬





瑞士琉森的初冬,陽光柔和,天高地闊,映照湖上天鵝,岸上堡壘,置身嘆息橋,如臨出世仙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