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23, 2008

今年書展


今天是一年一度書展開幕,去轉了一圈,由於是平日,人流暢順,不算擠擁,賣食譜和兒童書籍的攤位暫時最活躍。小說和散文類攤位還未出現擠擁,可以站在那裡「打書釘」,也許因為上班一族要到週末才有空光顧。剛到埗就看見一位女孩買了我的新作《法網有情》,高興得很,差點想走上前表露身份,替她簽名。

因為工作需要,逛了一些金融投資書籍的攤位,卻發覺大部份投資書籍並沒有真正教人如何投資,反而像在勸人投資的宣傳册子,只有兩、三本有內容解釋各類投資工具和股票的特性,其他的卻教人看「市場走勢」,須知走勢涉及投資策略和敏感消息,一般散戶沒有第一手消息,靠表面猜度「市場走勢」入市,本身已是策略錯誤,所以這些書籍不但對散戶沒大幫助,而且只會越看越糊塗。如今做散戶真不容易,需要相當精明才不至上當。

Sunday, July 13, 2008

北京小館




奥運在即,令人想起北京;到北京遊玩,又必須要提一提吃東西。從前因為工作和官式訪問,北京的著名館子也去過不少,由於官方請客,食用方面自然是體面的,以致在京城對吃也有了要求。

然而北京有一家小館,我總是每次往北京必到,味道很有特色,風味十足,價錢相宜。我最欣賞的幾道菜是「錫紙包鱸魚」、「茶葉蝦」和「桂林米粉」。

店員會從缸裡抓出一條新鮮活跳的鱸魚,問你「可以嗎?」,大家同意了,才拿進廚房煮。整條魚上枱時,仍包在錫紙內,切開錫紙,香氣撲鼻,那肉汁蓋在魚上,亦沁入魚肉內,可說是燜得很「入味」,好一碟香滑可口的「錫紙包鱸魚」。在香港只有一間位於中環和記大厦的中菜館有一味「錫紙包銀魚」有點相似,但味道仍差很遠,而且價錢是的「錫紙包鱸魚」的三倍!

至於「茶葉蝦」,是上次發現的驚喜,廚司用龍井茶葉炒香帶殼的河蝦,味道清新可口,吃了一隻又一隻,令人口味無窮,而且碟子很大,足夠兩三知己食用。

而「桂林米粉」則是必須的選擇,我通常不要米飯,只吃這碗米粉。它是很地道的桂林米粉,是「撈」而不是「湯底」的。米粉上有幾片金錢牛肉片和酸豆,米粉底下有點熱燙燙的肉汁和油,把米粉和這些配菜撈好,已經香氣四溢,簡直急急地就要把米粉往嘴裡送。那味道濃淡適中,非常純正簡樸,真是早午晚吃它也不腻。這米粉的味道非常正中,尤其是那酸豆,一吃便知道是高手腌製。曾經在巴黎一家餐廳,老闆用一種特有的配料蒸帶子,說是他自製的,一吃,帶子的確鮮味,而那配料,就是這酸豆。

這小館叫名「秀蘭」,就在半島王府飯店對面。假如今個夏天往京城看奥運,便可順道嘗一嘗這小館的風味。